提高使用者生產力並保障組織安全,同時持續擁有您所需的控制權。
Exchange Online 具備多種先進功能,可保障您的資訊安全無虞。 反惡意程式碼與反垃圾郵件的過濾功能可有效保護信箱。 資料外洩防護功能則可防止使用者將機密資訊誤傳給未經授權的人士。 另有全球備援伺服器、頂級災害復原功能,和一組全天監控 Exchange Online 的安全專家負責防禦您的資料安全。 最後加上 99.9% 的上線時間保證,以及具備財務後盾的服務等級協定,您再也不必擔心電子郵件服務中斷的問題。
隨時掌控您的環境,同時享有在 Microsoft 伺服器上託管電子郵件的好處。 簡單易用的 Exchange 系統管理中心網頁介面有助於提升組織管理效率。 eDiscovery 中心則可讓您在單一介面針對 Exchange、SharePoint 和商務用 Skype 的資料執行就地 eDiscovery。 透過行動裝置原則,您可以建立核准的行動裝置清單、強制執行 PIN 鎖定,並移除遺失手機上的公司機密資料。 除此之外,不管任何時間都可享有全年無休的全天候 IT 等級電話支援。
現在,為使用者提供方便工作的電子郵件變得比以前更加容易。 自動修補功能節省了維護系統所需的時間與人力。 為使用者提供就地封存功能,讓他們能夠將所有重要資料儲存在單一位置。 您現在也可以讓他們透過各種常見的瀏覽器存取電子郵件、行事曆和連絡人,隨時隨地,不分裝置平台。 Outlook 整合功能代表使用者在離線時也可享受功能豐富的慣用電子郵件體驗。
Exchange 讓您依據獨特需求自訂解決方案,確保您隨時具備通訊能力,同時保有控制權。 在夜間轉移至雲端、在內部進行部署,或是管理並存線上和內部部署信箱的混合式部署。 透過簡單易用的網頁式 Exchange 系統管理中心, 管理資料外洩防護和 Office 365 群組等強大功能。 角色存取功能讓您有效率地管理 Exchange 並委派工作。 您的使用者可以透過 Exchange 封存、大型信箱和保留原則,將重要資料集中於一處,並且由您控制儲存空間和法規遵循需求。
Exchange 協助您者管理多部裝置上與日俱增的通訊量,並且更有效地進行團隊合作,提高生產力。 收件匣聚焦在相關重要郵件,並能設定規則以配合您的工作方式,表示您可以更快速地完成更多工作。 經由 Office 365 群組簡化並促進共同作業, 讓您將所需的人員、資訊及工具連結在一起,讓大家更有生產力。 您的小組可以透過群組收件匣、行事曆及交談而自行整理安排,並推動工作的進行。 透過商務用 OneDrive 在群組中共用檔案非常簡單,上傳檔案後您就可以即時進行共同撰寫,且系統會自動通知所有小組成員。 使用 iOS 及 Android 版 Outlook 應用程式或 Outlook Web App,從您的裝置存取內容、交談、工作或排程。
Exchange 有助於保護商務通訊和機密資訊,同時簡化內部和法規遵循作業。 內建病毒、垃圾郵件及網路釣魚攻擊的防禦功能,可協助保護您的通訊。 資料外洩防護功能可透過深度內容分析來識別、監控及保護敏感資料,Outlook 原則提示會在寄送敏感資料前告知使用者違反原則的情形。 您的法規遵循管理員可以從 eDiscovery 中心 ,針對 Exchange、SharePoint 和商務用 Skype 執行就地 eDiscovery,以識別、保存、及分析組織資料。 資料一律會就地保存,因此您不需管理另行儲存的資料存放區。
安全性與隱私權 | |||
---|---|---|---|
讓收件匣中的垃圾郵件比例低於 3% | |||
預設開啟 SSL |
|||
根據電子郵件內容不提供特定廣告 | |||
現代化的收件匣 | |||
使用 Office Online 共用、檢視和編輯 Microsoft Word 文件或 Excel 試算表 | |||
依照交談主旨整理電子郵件 (選擇性) | |||
讀取窗格 (選擇性) | |||
透過其他電子郵件帳戶傳送郵件 | |||
單鍵即可標示為已讀取 | |||
整理工具 | |||
建立別名,也就是連結到您收件匣的其他地址 | |||
根據自訂類別、資料夾或兩者一起來整理收件匣 | |||
自動分類電子報 | 註1 | 註1 | |
為重要郵件加上標幟,以顯示在收件匣的最上方 | |||
建立以時間為基礎的規則,例如「10 天後刪除」 | |||
內建搜尋功能 | |||
行動存取 | |||
大部分手機都能行動存取 | |||
Exchange ActiveSync (EAS) | 註2 | ||
POP 彙總 | |||
IMAP | |||
連絡人 | |||
連結至 Skype、Twitter、Google 和 LinkedIn | |||
與 Skype 好友聊天或進行視訊通話 |
註1:必須搭配應用程式/實驗室外掛程式才能使用
註2:必須搭配 Google for Work 才能使用